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yunweituan.com/09:年5月31日13时,参加汶川抗震救灾的51岁特级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机组--27岁的副驾驶李月、47岁的空勤机械师王怀远、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23岁的物资装卸和地面警戒员张鹏,前往理县执行救灾任务。这是他们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邱光华和他的机组之前的63次,他们飞遍了汶川、茂县、理县以及卧龙、映秀、耿达、青川、北川、平武、安县等灾区,先后运送救灾物资25.8吨,运送各类救援人员87人,转移受灾群众名。当日下午,直升机在返航途中,遭遇天气突变,不幸失事……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就这样永远地融入川西北的青山之中。请缨:主动带队上前线邱光华(资料照片)。邱光华原本不在救灾人员名单上。按照飞行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还有11个月,他就将到龄停飞——而他的老家就在重灾区。邱光华却主动请缨: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每一回飞行,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曾在汶川执行过飞行任务的飞行员彭德意说。在高山峡谷中贴着峰壁飞行,在毫无回旋空间的狭窄江边寻找降落点,在山头间蜘蛛网一样的高压线杂技般穿越,在陡然变化的强烈气流中颠簸……拐弯、拉升、降落,飞行员的每个动作只有一次机会。窄窄的山谷中,一股突然袭来的强气流,一团突然飘来的云,一根看不见的高压线,一处变形凸出的山体,都有可能给飞行中的直升机猝不及防的致命一击。王怀远(资料照片)。李月(资料照片)。陈林(资料照片)。张鹏(资料照片)。彭德意记得,部队投入抗震救灾以来,邱光华几乎每天都要提醒大家:“沟里风向变化太快,一定要注意高度……”5月31日12时,接到时任团长余志荣命令——运送10名防疫专家前往理县,当天已经执行了两个架次任务的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做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这些天来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的士官张鹏也上了直升机。5名闻令而动的英雄,没有犹豫,就像地震发生时他们的第一反应——请战,请战!如同此前的63次飞行一样,当邱光华机组飞向地震灾区时,人们安静地等待着,等待他们带回伤员和一大堆替灾区群众报平安的纸条。然而,这一次,同时执行任务的4架直升机遭遇极端天气变化,两架迫降在映秀,一架飞回了成都,由邱光华驾驶的尾号为的直升机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在邱光华机组失联前,另一名特级飞行员多么秀曾在空中与他通话。这也是邱光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无悔:英雄长留第64次飞行搜救,从直升机失联那一刻就开始了。5月31日14时56分,邱光华驾驶的编号为的直升机与地面失去联系。15时45分,联合搜救指挥组成立。6月1日,出动多人、直升机20个架次,对银杏乡至映秀镇展开拉网式搜救。6月2日,出动多人、直升机25个架次,对疑似区域展开重点搜救。……6月9日,出动多人及各型飞机和飞行器7架、水上搜救装备2台,对映秀镇西北侧高地进行重点搜寻排查。……11天时间里,军地先后投入近10万人次、各类飞机和飞行器多架次,在汶川县城至映秀镇的山谷间,直升机和地面部队拉开了一张天地搜救的大网。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参加救援的普通官兵,从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到四川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都在为机上人员的安全牵肠挂肚:“,你在哪里?”6月10日10时55分,历经千辛万苦,失事的号直升机残骸终于在峡谷密林中被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生死飞行,英雄无悔,5位英雄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第64次飞行中。传承:“神兵”仍在救灾路上每一次旋翼轰鸣,都意味着希望来临。每一次云中穿梭,都有生命得到拯救。“机组是我们永远的骄傲。”邱光华的战友们说,战鹰虽折翅,但更多的战鹰擦干泪水,沿着他们的生命航迹继续不停地飞!飞!飞!在余震中起航,在峡谷中穿行,在雨雾中降落——汶川抗震救灾中,这个陆航团承担了最艰巨、最紧迫、最重要的抢运伤员、输送物资、投送兵力等任务,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出动直升机勘察灾情;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送到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他们先后出动直升机架次,飞行小时,成功救出伤员人,运送食品、药品等急救物资吨,转运被困群众人,救援部队在直升机的协助下走进了全部40个重灾区的个村社。如今,这支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的英雄团队,已经升格为西部战区陆军某陆航旅。“我们30多年的历史,简单到用急、难、险、重4个字就可以概括。”飞行大队长郜学强说。在该旅的历史上,哪一次执行任务不是这样的义无反顾?年底,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驾驶着刚刚装备部队的新机种,飞行员连直升机的性能还未完全掌握,就飞进了雪域高原。年的汉源大火中,直升机载着13名被烧伤的消防官兵,在雨中沿着大渡河超低空飞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前,是弥漫于高山峡谷里的浓烟。年,四川巴塘兵站站长杨通建,一名在川藏线上服役19年的老兵突发脑出血。抢运杨通建的直升机,在贡嘎雪山等几座米以上的大山之间,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飞行。年,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在前方航线、灾情、气象条件都不明朗的情况下,救援直升机直上云霄,实现了在芦山县城以及灾情最严重的龙门乡、宝胜乡、太平镇的首次着陆。年,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危急时刻,该旅2架直升机冒雨挺进震中龙头山镇开辟“空中生命通道”。“神兵”天降,让灾区群众激动不已……而今,在汶川地震10年后,人们走进成都凤凰山直升机机场时,门口两条红底白字的条幅依然醒目:不忘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那是邱光华和他的战友们许下的铿锵誓言。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3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