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期俊军熊强)6月29日,在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昭通市专场发布会现场,针对媒体
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率达89.37%近年来,昭通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异地搬迁的机遇,实施大规模的易地搬迁。36.24万群众搬迁以后,昭通市如何做好社区管理、搬迁群众的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工作,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对此,昭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施华松介绍,全市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创新“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群众自治”的治理模式,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做到群众搬到哪里、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为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鲁甸卯家湾安置区就学方面,按照就近就学的原则,全市在安置区配套建设了44所学校(幼儿园22所、小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中学2所),所有学生入学都已得到保障。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极大地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就学条件;就业方面,通过对外转移输出、建设扶贫车间、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基地、开发公益公服岗位和物业服务管理岗位等措施。截至年6月底,全市年及新增任务易迁劳动力13.74万人,已就业12.28万人,就业率89.37%;就医方面,全市充分利用安置区周边医疗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新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33个,同时配齐医务人员、配足医疗设备,搬迁群众在安置区内就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洋芋帝国”带动群众增收昔日“光棍村”变“富裕村”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目前,昭通正在建设5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洋芋帝国),欲将传统小生产做成现代大产业。发布会现场,昭阳区靖安镇松衫村九组组长罗石富针对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及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情况进行了介绍。洋芋丰收资料图“我们的社员从最初的57户87人逐步发展到户人,流转的土地也达到了亩。”罗石富介绍,去年,加入合作社的群众全部脱贫了,大家一年的人均收入有了六七千块。今年,随着昭通“洋芋帝国”的打造,合作社的群众更是有望突破人均收入元。“现在,我家一家五口,都成了合作社的骨干,大儿子开拖拉机耕地,二儿子开大货车运洋芋,三儿子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一家人可以管理几百亩洋芋地不成问题。我们不仅管理自己的洋芋,还帮基地的其他合作社管理。”罗石富说,曾经的“光棍村”已经变成“富裕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4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