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萍代表 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 “欠发达地区要办好农村养老、住房保障、医疗救助。”甘肃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马银萍代表回忆说,年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一些贫困户还住窑洞,其中有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的老人。“居住条件不好,安全也有隐患。”她说,通过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多户人家搬出窑洞,住进新房,“安全有保障,生活有质量”。 席沟圈村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20%。这些人的家庭情况,马银萍代表了然于胸:多数老年人的子女外出务工,或考学入职外地,无论哪种情况,这些老年人的养老基本还得在村里。 “从目前的情况看,养老金可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马银萍代表说,相比年,农村老年人养老金翻了一番,加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以及特殊情况的临时救助等政策,“基本能实现老有所依和老有所医。”她举例说,村民蒋秀花在妇女两癌筛查中检出患有宫颈癌,手术费约3万元,最后自付不到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这些都和农村养老息息相关。”马银萍代表说,下一步,将把养老院建设与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加强传统美德和新农村生活理念教育,使农村老年人更好实现“有所养”“有所乐”。 (本报记者王骁波) 李有毅委员 五育并举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如何五育并举?怎样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委员坚持在教书育人一线摸实情、寻良方。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联合学校有多所成员校,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多个学段,李有毅委员基本每月都会走一遍。不仅如此,其他省份不少学校,也留下了她调研的足迹。去年9月,她参加了全国政协“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专题调研。 “调研深化了我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认识,指导我们更好把握五育融合。”李有毅委员介绍,一年来,校园内建起了“太空农场”,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参加劳动实践;打造“科技创新”“艺术设计”“健体育心”等全新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如今,在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将教师资源打通,由初高中具有专业优势的体育老师、音乐老师到小学带团、带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美育素养。 在日常调研和教育实践中,李有毅委员还了解到,个别学校存在“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情况。“我为此提交过系统建设五育融合的课程、课堂和评价体系的相关提案。教育部从教材、课程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答复,提案办理人员还专门来学校做了解读。”李有毅委员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李有毅委员说,“学校要通过课后服务等手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家长也应正确认识,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思考。” (本报记者吴月) 甄兰芳代表 把更多优秀教师留在基层 “甄校长,孩子们还小,我得再坚持一段时间,不能让孩子们没人看着。” 这一幕,发生在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文屏镇中心小学校长甄兰芳代表之前在一所小学调研时:一名年轻教师身体不适,学校竟一时找不到人手顶上。 “中西部偏远地区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甄兰芳代表调研发现,近年来,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变好了,教学设备升级了,但师生比还不够合理。 “下到基层才能了解实情,才能提出好建议。”近年来,甄兰芳代表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