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时指出 “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年1月20日,在西南联大旧址,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两年多来,无论是昆明各界人士,还是云南师范大学师生,都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创新思路,用好用活西南联大这个生动教材,将心系民族命运、鼎力治学研究、坚持为国育才的红色基因深深熔铸在精神血脉中,赓续西南联大的红色血脉,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为国家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书写一张张振奋人心的“时代答卷”。 联大精神育志存高远时代新人年1月20日下午,云南师范大学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中。校园内,部分师生代表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国家、为民族,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动机。”殷殷嘱托,温暖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时的重要指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给云南师范大学全体师生永不懈怠的奋斗韧劲。”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永文说。 蒋永文介绍,云南师范大学研究制定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实施方案》这一“导航图”,确定39项重点工作任务,按照时间表、路线图逐项推进,把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深度融入学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和各方面,系统化、项目化、台账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云南师范大学落地生根。 西南联大旧址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嘱托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扛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指明了方向。”云南师范大学校长王德强说。 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战略,加大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急需、影响未来发展的学科及学位点建设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扎实推进博士点申报、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新增生物学、农业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入选“科创中国”全球百佳技术转移案例。 云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郑伟俊介绍,学校深入实施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传扬“六个一”系列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参观一次西南联大博物馆,学唱一首西南联大歌曲,研读一本西南联大书籍,聆听一次专题讲座,参加一次“回味西南联大下午茶”,支持一批学生社团活动,让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在全校广为流传。 西南联大旧址 经过长期在校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学子也自发成为弘扬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者。学校在“8·03”地震震中的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龙泉中学成立了支教团,开展教育“志智”双扶,开设“联大讲堂”,给孩子讲述西南联大学子艰苦求学、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故事,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于孩子内心。 联大旧址全国知名红色打卡点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时常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年1月20日在西南联大旧址考察时的情景。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一路察看“一二·一”运动纪念广场、西南联大原教室、革命烈士纪念碑、西南联大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参观。“之前预定的讲述时间为40分钟左右,但全程讲完耗时74分钟。”李红英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过程中,特别
|